0820-545734531
17272820433
为了资助大家更好的备战教师招聘考试,中公教师网小编整理了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考生多做试题,相识考点出题偏向,利于查漏补缺。一、单选(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看法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谜底】D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学习心理的内容。人本主义学派主张为学生提供种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议如何学习,即“以学生为中心”;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认知主义学派重视教学生如何学习。
因此谜底是D。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数是( )A.华生和斯金纳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C.弗洛伊德和荣格 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谜底】B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学习心理模块中学习理论的内容。认知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A项中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首创人,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C项弗洛伊德和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D项魏特海默和考夫卡是花样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因此谜底是B。
3.桑代克开端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接纳( )。A.视察和丈量的方法 B.观察和视察的方法 C.视察和实验的方法 D.实验和丈量的方法【谜底】D【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教育心理学概述的内容。桑代克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还主张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需须有严格的实验验证,另外桑代克编了第一个尺度化的教育成就考试,被公推为教育丈量的鼻祖。
因此谜底是D。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接纳“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举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 )。A.灵感-顿悟说 B.灵感-试误说C.完形-顿悟说 D.完形-试误说【谜底】C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学习心理中学习理论的内容。苛勒是花样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接纳“叠箱实验”和“接竹竿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举行研究从而提出“完形——顿悟说”。
“完形”由德文“gestalt”的翻译而来,有“形”、“式”、“完整”等意思,所以花样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因此谜底是C。
5.教育心理学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A.影响因素问题 B.发展情况问题C.学习问题 D.教师问题【谜底】C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教育心理学生长的内容。20世纪20年月以前是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期,这一时期孝敬最大的是桑代克,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训练律)及个体差异理论,成为20年月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恒久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工具。因此谜底是C。
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纪律的科学是( )A.生长心理学 B.思维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 D.影象心理学【谜底】C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教育心理学概述的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纪律的学科。因此谜底是C。8.凭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生长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事是( )A.3-6岁 B.6-12岁C.12-18岁 D.18-30岁【谜底】B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学生心理的内容。
埃里克森把人的心剃头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生长阶段,个体均有应完成的任务。3-6岁,儿童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客服忸怩感,6-12岁儿童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12-18岁个体主要任务是获得角色同一性制止角色杂乱,18-3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友爱亲密而制止孤苦感。
因此谜底是B。9.个体的实际生长水平与潜在的生长水平之间的差距成为 ( )A.最近生长区 B.最近团结区C.最近运动区 D.最近感受区【谜底】A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学生心理的内容。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生长区”的观点,界说为“实际的生长水平与潜在的生长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谜底是A。
10.随生理成熟曲线的变化,在20岁左右到达巅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的智力是 (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情绪智力 D.三元智力【谜底】B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学生心理的内容。卡特尔等人凭据智力的差别功效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的生长与年事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生长到达巅峰,30岁以后随着年事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因此谜底是B。11.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工具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杂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A.处罚和听从的定向阶段 B.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 维护和秩序的定向阶段【谜底】D教育心理学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品德心理的内容。
科尔伯格凭据“海因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罗两个阶段。维护或秩序的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小我私家责任,尊重,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每小我私家都去偷工具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杂乱。因此谜底是D。
12.在常。
本文来源:太阳成集团tyc7111cc-www.szieze.com